刘思扬: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调查研究报道

来源:中国记协时间:2023-08-16 11:43:37作者:

  8月1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道德委员会召开“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调查研究报道”专题评议会。新华网 陈琳、章佳礼摄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思扬出席“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调查研究报道”专题评议会并讲话。新华网陈琳、章佳礼摄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主题教育的鲜明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深刻阐释了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基本途径和工作方法,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提供了科学指南。

  调查研究也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调查研究报道是新闻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途径,是践行群众路线、推动改革发展、维护公平正义的有力措施。调查研究更是新闻工作者的安身立命之本、成长成才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是新闻工作者成才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调查研究,才能把自己锻炼成思想端正、作风扎实、业务过硬的新闻工作者。纵观中国新闻史上那些熠熠生辉的名篇佳作,灿若群星的优秀新闻工作者,无一不是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的优秀典型。

  今天,新闻单位代表、新闻道德委员会委员共聚一堂,围绕“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调查研究报道”这一主题开展评议,正当其时、正逢其势,是新闻战线开展好主题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的有效途径,是推动新闻舆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要通过评议会推动调查研究报道坚守“根”和“魂”,创新“形”与“势”,进一步提升服务大局能力、舆论引导能力、融合发展能力、服务群众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精神力量。

  一、把握方向导向,以党的创新理论为调查研究报道凝心铸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科学理论,是做好调查研究报道的根本遵循。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要通过调查研究报道于多元中立主导、于多样中聚共识、于多变中明方向,就要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提升履职本领。

  深学细悟提高政治站位。要全面系统、科学准确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鲜明特色,通过调查研究生动展现伟大思想与非凡事业彼此辉映、科学理论与伟大实践相互激荡的壮丽图景,增强全社会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真正践行到调查研究报道全过程、各环节。

  围绕中心锤炼政治能力。要坚定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练就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的政治慧眼,做到对世情、国情、党情心中有数,对话题、问题、难题了然于胸,确保调查研究报道体现党中央精神、把握新时代要求,准确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把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履行好。

  登高望远强化全局意识。要心怀“国之大者”,立足“两个大局”,站在时代前沿、把握时代大势,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把调查研究涉及的各类具体工作、具体问题放到大局中去谋划、去解决,始终围绕中心、贴近群众、契合实际,忙到点子上、谋在关键处。

  二、接好“天线”地气,以增强“四力”为调查研究报道强基固本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对增强“四力”的要求,为开展调查研究报道提供了科学指引。

  上接“天线”领悟中央精神。开展调查研究报道,要“站在天安门城楼想问题”,读懂悟透中央精神,始终把握时代进步主旋律、历史发展大趋势,本着对党的事业、国家前途、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寻找报道切入点,找到和群众关切结合点,把报道做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里、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奏响奋进新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

  下接地气践行群众路线。要保持人民情怀,“站在田间地头找感觉”,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把调查研究报道的笔端、镜头更多对准群众,把版面、画面、页面更多留给群众,更多反映群众呼声,通达社情民意。要敢于善于斗争,对党和政府明令禁止、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现象,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根源,以舆论监督报道维护人民切身利益,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增强“四力”履行职责使命。调查研究报道离不开铁脚板、强眼力、活头脑、好笔头。要勤练脚力,俯下身子、迈开步子,下到田间地头、走进生产一线,采集鲜活素材,捕捉生动细节,让调查研究报道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要强化眼力,全面看、辩证看,对纷繁复杂的现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真正看清问题、摸透实情。要提升脑力,多谋善断、准确研判,得出规律性认识,拿出可行性对策。要淬炼笔力,弘扬“短实新”文风,多撰写深入浅出、分析透彻、精练平实的文章,提出富有创见的思路办法,以实招、实策、实功解决实际问题。

  三、厚植知识能力,以专业本领为调查研究报道提质增效

  当今中国,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传统领域也不断呈现新形态、新面貌。社会现象包罗万象,日新月异,各种问题纷繁复杂、相互纠结。调查研究报道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需要具备敏锐发现问题、系统分析问题、科学解决问题的多种能力,需要有弄清问题性质、找准症结所在的多种本领,须臾离不开科学思维方法和丰富知识积累。

  以理论高度把握调查研究报道尺度。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学习和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善于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筑牢理论功底,培育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能够抓住关键、找准重点、遵循规律、符合趋势。

  以知识广度提升调查研究报道宽度。始终围绕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科技等知识,悟其理、通其道,形成宽广视野格局。以充足知识积累提升思维能力,把握事物发展的全链条、全过程,既能抓住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又能预见潮流所在和大势所趋。还要多读无字之书,深入社会实际,观察、了解和认识社会的本原,在实践历练中提高调查研究本领。

  以专业力度拓展调查研究报道深度。新闻工作者要做海纳百川的杂家,也要做深耕细作的专家。要聚焦某一领域深学细究,沉淀积累,厚积薄发。坚持多学习多钻研,把相关领域知识学深学透、把行业发展趋势摸清摸准,练就“见微知著、睹始知终”的能力。

  四、创新方式方法,以新技术新手段为调查研究报道赋能添彩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利用党报、党刊、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传播平台等,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和手段”,这是对全媒体时代如何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要求和方法路径。我们要深刻领会、贯彻落实。

  形成分众化传播样态。全媒体时代,流量是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体现。面对传播技术迭变、舆论格局嬗变、受众习惯改变,调查研究报道要全面革新新闻生产和传播机制。在生产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调查研究报道进行轻量化改造,凝缩内容体量、优化传播内容,大幅提高新闻产品精准化生产、可视化呈现能力,满足年轻受众的阅读需求。在传播端发挥渠道优势,增强智能化推送、互动化传播水平,努力把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

  塑形技术赋能报道形态。“酒香也怕巷子深”。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创新使用卫星数据、无人机、统计技术等多种新手段,深化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扩大调研范围,提高调研精度,增加调研报道的“能量密度”。运用大数据、AIGC、VR等新技术手段,探索运用海报、图表等直观表达,微视频、动漫、Vlog等交互话语体系,生动鲜活展现调研发现的事例、故事,做到大主题、小切口,深立意、轻表达。

  构建时代化特色化表达语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积极推动调查研究报道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形成时代化特色化的表达语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政治话语为统领,更好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磅礴力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以专业性、通俗化的权威话语为主导,把复杂问题说清楚,把高深道理讲明白,更好引导舆论、推动发展。以鲜活生动的群众语言为基础,把讲道理与说故事结合起来,把有意义与有意思结合起来。更多关注青年群体,善借年轻人喜欢的平台载体,年轻人青睐的形式样态,年轻人熟悉的词汇话语,在潜移默化中厚植思想引领和价值追求。

  (作者刘思扬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这是作者在2023年8月1日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调查研究报道”专题评议会上的讲话稿,略有删改)

暂无评论